在河北衡水滨湖新区志臻中学
2025届高三97班姜广暐同学
在学校的科学规划里
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团结帮助协战中
他用汗水与笑容交织谱曲
最终奏响了通往香港中文大学的凯歌!
姜广暐 香港中文大学
滨湖志臻的几年,是苦乐交织的成长熔炉。学习的“苦”,是实打实的淬炼。高三紧张、快速的生活学习节奏铸就了追求高效率的我。高三并没有如同青春电影拍得那样轰轰烈烈,而是日复一日、脚踏实地的积淀,清晨六点的微光、深夜十一时的灯火、课间争分夺秒的思索、兜里面朝同学借的半张操读……这些看似枯燥、辛苦的日常碎片,最终编织成了通往梦想的阶梯。但是也正是这样的每一天的努力,最终我才能够拿到香港中文大学的offer。
而在志臻的甜应该就是我认识不少陪我一起奋斗的同学,结识了不少值得信赖的朋友,遇到了难得的知己。在滨湖志臻,没有网络上高中的勾心斗角、或是同学间的矛盾,有的只是和谐共处、共同进步的学习氛围。
我的同桌会在我困到晕厥的时候拿胳膊戳醒我;我的朋友会在我低落之时提供我情绪价值,给我前行的动力,我也会在他被别的事情冲昏头脑的时候叫醒他。在可以被称得上是“诸神黄昏”的97班,没有人会把自己的知识和方法藏起来,更多人的选择是站到讲台、拿起粉笔分享自己独特的好方法。这样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氛围与敬文书院“团结亲切 积极互动 彼此尊重 相互关怀”的教育理念不谋而合。现在普通批录取结果陆续公布,97班遍地开花,同学们相继被世界知名学校录取。每一条喜讯、每一个喜报的背后都是对同学们勤奋付出的肯定和对97班教学队伍、滨湖志臻领导团队的最有力的肯定。
我要特别提及的是我的恩师们。滨湖志臻的老师用行动深刻诠释了什么叫做“敬业”。孙老师在我高一上网课期间的凌晨一点给我批完了作业,附加了用心看完作业之后对我的评价和指导;依稀还记得,高一开学的时候,由于疫情的缘故,我没有准时到校报道,怀揣着忐忑踏入高中,王主任无微不至的关照让我快速地融入滨湖大家庭。俗话说: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,王主任就是我的伯乐,在高一的117班众多同学之中选择我去参加“十佳学星”的演讲比赛,锻炼了我的能力,培养了我的口才,我也在老师的教导、同学的帮助下拿下了第一名。后来就是分班了,在天助下,遇到了高佳老师。高佳老师是一位具有人格魅力的全能型老师,上的了厅堂,下的了厨房,教会我很多生活上、人生上的道理,也是第一个真的能处成“哥们”的一位恩师。
来到高三,我成功地被分到了我早在高二就听闻大名已久的刘老师的班里。他的业务能力绝对是第一流的,作为当年高考的数学状元,最后却因为没有像强基计划这样的机会而痛失了更光明的前途。我为他感到深深的遗憾与惋惜,反倒是他看的很开,所以我对他十分敬佩。除了高超的数学知识,他还教会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,熟练运用各种的技巧,相信自己的选择,永远保持自信这些人生的道理。毕业的时候,这位七尺男儿也难得“梨花带雨”。他说,我们如果不是师生,或许我们会成为很好的朋友。但我想说的是,正因我们是师生,我们才会成为很好的朋友。虽然管理严格是他的代名词,但是他的原则性一直让我受益,他也会在班会课上带着我们玩游戏,玩真心话大冒险。
另外,除了几位班主任。李老师是我最喜欢的语文老师,一个“神机妙算,足智多谋”、幽默风趣,热爱生活的人。她总是把我们当成她的弟弟,不厌其烦地讲解晦涩难懂的知识、倾听我们的烦恼。她也总是喜欢拿相机记录我们的生活,留下我们珍贵的回忆。虽然现在马上就要奔赴前程,但是李老师给我们上第一次课的场景仍然历历在目、难以忘怀。还有辛老师在我发烧的时候带着我出去给我针灸,给我治病。平日里关照我的学习,仍清楚地记得高一那会上网课,回到学校之后眼里透着懵懂,辛老师仍然不厌其烦地给我一遍一遍地讲解,给我找习题练习。
最后祝愿我的学弟学妹们能够在滨湖志臻完成淬炼,实现人生的升华,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,都能在明年的今日“炫耀”自己的心仪offer,发出“轻舟已过万重山”的文案。祝愿滨湖志臻的老师们平安喜乐,家庭幸福,事业美满!预祝滨湖志臻2026年高考再创佳绩,拔得头筹!
在照片中,我们看到了姜广暐同学从青涩蜕变到成熟。青春的珍贵,从不是终点的耀眼,而是沿途的炽热与真诚。祝贺姜广暐同学带着臻园的星光与情谊,即将在香港中文大学开启新的旅程!他笔下的晨光灯火、师友暖语,不仅是个人的成长注脚,更成了学弟学妹们心中“拼搏有回响”的鲜活证明。